小说旗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医路扬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4

分卷阅读214

    老先生说:“你知道就好。”他笑着说完才转向沈其难,“老沈,我可是豁出老脸向你开个口,乐乐在你底下做事,你千万得关照好。”

蔡老跟沈其难说起当初在华东的事,那时候他只关注县镇,没想到疫情更可能在乡间蔓延,还是起初被他看轻了的郑驰乐和李见坤提醒才想到这一点。

至于后面郑驰乐的表现更是没什么好说的了,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夸”字。

沈其难听了老半天,哪还听不出蔡老对郑驰乐的赞许和喜欢。蔡老先生这人他是知道的,从小就过得顺风顺水,好家境把他的眼光也养高了。

沈其难还记得上次蔡老从华东回来后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蔡老都以城镇为重,很少关心更下边的地方,那次以后他往乡下跑的次数就多了起来。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因由在里面。

被郑驰乐这么一弄,沈其难已经挑不出郑驰乐的错处来了。

见沈其难若有所思,蔡老很干脆:“我先给扬眉诊断诊断,不过我觉得乐乐的方子就很好,应该是不用大改的。倒是老沈你啊,你那肩膀疼的老毛病也给乐乐看看,我跟他来‘会诊会诊’。”说到后面四个字时他的语气格外意味深长。

考察郑驰乐的意图被蔡老看破了,沈其难脸色如旧,一点都没有被戳穿的尴尬:“有人想帮我瞧病,我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蔡老拍拍郑驰乐的肩膀:“去帮老沈看看,我把以前用的方子也写给你,你可以用来参考。”

郑驰乐一口答应:“成!”

他们分头忙活起来,关靖泽倒也没闲着,他坐在茶桌边跟沈母聊天。沈家在怀庆根深叶茂,沈母也是出身书香世家的人,见识并不比都很多人差,而且怀庆的气氛相对比较安宁,她给人的感觉也很平和。

知道关靖泽是要去柳泉县之后沈母给他讲了那边的形势,柳泉县的县委书记姓王,是个挺干练的中年人,在他手底下做事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不过柳泉县位置太差,资源又少,招商引资完全搞不来,所以经济始终没上去,下去以后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沈母将柳泉县的情况娓娓道来,关靖泽获益匪浅,又问起了延松的事。

提到延松,沈母就皱起眉头:“这地方条件不错,就是人不行,它的县委书记也姓王,可跟你们那边的王书记真是天差地别。而且他经常打压柳泉,你可要做好准备。”

关靖泽心里咯噔一跳。

条件差些不是问题,可以想办法;可要是没跟对人,办起事来那可就难了!

看来得给郑驰乐提个醒。

118第一一八章:到任

郑驰乐和蔡老针对沈扬眉和沈其难的情况做了次“会诊”,有蔡老在,郑驰乐自然可以放手去报道。

郑驰乐跟蔡老确定了治疗方案后就和关靖泽一起像沈其难一家人道别。

沈其难虽然还是不苟言笑,望着他们的眼神却温煦了许多。

临行时他开口叮嘱:“好好做事,遇到困难别急躁,多想想办法。”

郑驰乐和关靖泽连声答应。

沈母比较热心,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说了许久的话才放人。

接下来就要分别了。

两个人虽然是到相邻的两个县任职,走的路却不太一样,郑驰乐跟人问清了路之后就和关靖泽各自跳上一台老旧的“拖拉机”。

对于已经往来怀庆省会和延松县无数趟的老爷机来说,“拖拉”两个字特别形象,它烧的还是柴油,走近就能闻到nongnong的刺鼻味道,超负荷的机头突突突地喷着黑烟,跑起坡来辛苦无比,看着就觉得累!

延松地儿不大,县城里往来的人大多相互认识,见到郑驰乐这个生面孔后都问他去延松做什么。

郑驰乐没说实话,笑眯眯地回答:“去看个朋友,胡树林你们认识不?”

这半真半假的话马上就让其他人信了大半,有认识胡树林的人说:“胡树林不是在外面当兵吗?”

郑驰乐还没搭腔,另一个人就说:“听说今儿就回来了,早上还有人见着他!”

郑驰乐扯的借口算是没人怀疑了。

郑驰乐仗着自己年纪不大,跟其他人打听起事情来。

关靖泽已经跟他说起过沈母提起的事,延松这边的县委书记不太好相与,凡事还是得小心为上。

当然,郑驰乐要问知道的可不是关于县委书记的敏感事儿,他是想买辆自行车。

他过来前就大致了解了青花乡的位置,它离延松不算太近,走路大概要走上两三个小时,为了往后的出入方便还是用自行车代步比较好。而且就算不是为了进出县城,他也该到处走走才对得起自己的职位,要是连自己管辖的地方都不了解,还怎么做事?

郑驰乐把话问出口,其他人就诧异了:“娃儿你准备在延松长住了?”

郑驰乐说:“是啊,胡大哥说这边地方好,人也好,不住上一段时间实在太可惜了。”

有人怪声怪气地说:“有些地方确实好,比如王书记老婆的娘家那边,搞得比城里还享受。”

郑驰乐往说话的人看去,只见这人眼睛周围有一圈黑眼圈,看起来精神不是很好。细看之下,郑驰乐就发现他瘦得出奇,而且这种大热的天气那人居然还穿着厚厚的长袖衣服。

他周围的人纷纷跟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听到他的话后更是齐齐侧目,噤声不语。

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看来这个王书记确实有点问题。

这个青年也有问题。

郑驰乐很清楚有些话题不适合随意深入,马上回到原题:“那要买自行车的话,到底去哪儿比较好?”

站在他旁边的人是认识胡树林的,闻言耐心给他解释:“延松只有两家店有卖,价格都差不多,老板也都挺好的。你要是真想买的话我领你去,然后我们再一起去找大胡。”

有人愿意当向导,郑驰乐自然不会拒绝。他跟对方攀谈起来,很快就知道这人是胡树林的好友,叫米立。

郑驰乐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仔细一回想就想起来了,临行前沈母似乎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看那个班子,也就小米——就是现在排在延松县委最后一位的那个米立还行。”

没想到没放过跟米立打交道的机会,一路上跟他攀谈起来。

巧的是米立最近正好负责到省城跑项目,上头将郑驰乐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