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旗 - 耽美小说 - 左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

分卷阅读72

    妨,请皇上不要过分忧虑了。”

李毅苦笑了一下,前方战线,花种肆虐,军官不安,若是迟迟拿不出医治的方法,那些人岂不是要成了弃子。

老人看穿了李毅的想法,轻笑了一声,“皇上,有些时候舍弃少部分人,才能换来更大的稳定。”

“朕明白,朕知道。”

“皇上,知道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现在还未到那个时候,皇上不必提前担忧,也请相信我们。”

李毅:“巫族与南朝皇室休戚相关,朕自然相信你们。”

“如此便好。”

李毅起身,向老人告了退,“长老一路舟车劳顿,需好好休息才行,后面的病情还需要长老,请长老好好休息,朕就先不叨扰了。”

老人点了点头,让刚才那位女子送李毅出去。

而距此十几丈开外的院子里,沈忻看着前来的人,将手上的竹简收了起来。

“皇后娘娘?”

沈忻不知道越乐是怎么从守卫森严的后宫出来的,但无论怎么出来,若是被旁人知道,扯到朝堂上去,怎么也说不清。

沈忻皱了皱眉,马上就让人把越乐带到书房,并且吩咐人去查看有没有跟踪过来。

“皇后娘娘怎么出来的?”

“放心,我是让我爹借口我念家才求了皇上出来的,出门的时候,是府里的丫鬟帮我甩了人才过来的,沈侍郎不必担忧。”

这几天,越乐一直没写信过来,沈忻原以为是她没有写,看来是写了送不出来,就干脆出来找自己了。

“皇后娘娘是有什么事找微臣吗?”

越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看着沈忻道:“我想问,沈侍郎接下来是不是要把当年之事翻出来?”

沈忻默然,静静地看了越乐一会儿,才说道:“皇后娘娘也知道当年之事?莫不是越太傅告知的?”

越乐笑了一声,“没有,家父并不想说,是我自己猜测的。当年家父一如反常地消沉,还有沈侍郎突然转变的态度……那个顾少爷想必就是先帝之子吧。”

“你,还是像当年一般聪慧,一眼就看了出来。”

越乐:“无非是我了解你们,才看得清楚。”

“那么,你想来跟我说什么呢?”沈忻紧紧地看着她。

“我虽一介女子,但也求社稷安康,国家昌盛。赫太后毅然不对,应该严惩,但是……皇上是无辜的,还有……这个孩子。”

沈忻转头望向书架上的被永卿收拾好,挂起来的画,点了点头,“我知。”

“沈忻,我知道,你出身于武将世家,原本应该驰骋沙场。却因……赫太后的缘故,少时就只能跟我们终日泡于书房,囿于朝堂之上。但是一人之错,不该牵扯他人。”

“越乐,你慌了,而且,也不必。”

这与越乐平常不同,她知晓沈忻并非是非不分之人,但是她慌了,或许是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让她不能再袖手旁观,她心里有了在意,便慌了神。

其实她可不必来找他,他和赫太后之间的胜算还未分,之前的信来的太早,现在也还早,虽然他手里已手握证据。

越乐笑了笑,之前,是为了保个底。现在,沈忻或许还不知道,但是她看着前几日赫太后略显疲态的精神,就觉得胜负或许已经定了。

“沈忻……”

沈忻打断了她:“越乐,你清楚,这件事非我能力之内。皇上虽然看着疏离赫太后,但是那毕竟是他的生母,之前一事,我不怪他,但是……现在情况有变。”

“我知,所以,我来求你保住这个孩子。”

沈忻,愣了一下,微微叹了一口气,明白了,越乐是来给孩子求情的。

沈忻走过去,安抚地拍了拍越乐的肩,“孩子不会出事的,我们不会动孩子的,你放心。”

沈忻想起永卿那双带着点不情不愿、又点这委屈的眼睛,笑了笑,他可能并不想要那个位置。

沈忻看着越乐,突然想到李毅,轻飘飘地问了一句:“你不担心皇上吗?”

看越乐僵了僵,沈忻自知失言,赶紧拿别的话岔开:“太医说孩子如何?”

“孩子很好……”

越乐顿了顿,还是没有开口说皇上的事。

出来太久会惹人怀疑,越乐得了沈忻的保证,也没再多说几句话,匆匆地披上斗篷,遮着脸,走了。

沈忻在院子里看着越乐远去的身影,想起李毅近几日难得的好脾气,摇了摇头。

万千生命都有自己行走的轨道,他不好多说,也怕误了人家。

第五十八章

“禀告皇上,岳将军请求调遣一万兵力。”

朝堂上肃然,无人说话。

李毅皱了皱眉,跟沈忻对视了一下,沈忻微微摇了摇头。

前几年,南朝休养生息,考虑到百姓,就减少了征兵的人数,导致现在南朝兵力不足以支撑两边大规模的战事,调不出一万兵力,除非只将禁军留下。只不过,万一前线支撑不住,敌军深入,皇城抵挡不了多久。

李毅扫了下面的人一眼,思索了一下,“令兵部调出五千士兵去往东岸。”

“皇上,万万不可啊!”

“皇上,万万不可啊,万一前线失守,五千士兵抵挡不了啊!”

李毅:“若兵临城下,朕这个皇帝也可不做,朕相信他们。”

“皇上!”

李毅看着那几个跪在地上的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杨御史连忙走上前:“皇上,臣愿与南朝共存亡,臣也相信南朝的将军们。”

“臣也是!”

朝堂上一大批人纷纷跪下。

之前几人出声道:“臣等也愿与南朝共存亡!”

李毅坐在高堂之上,被这景象震了一下。这里面有高龄迟迟未归还的,也有年纪轻轻刚刚入朝的,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为了心中的抱负,花费十几年的时光,揣着学识和热血踏进这权利纷争的世界。他们不同的见识、眼光,在这里不停地拉扯着,在不明的前路探索出道路。即使他们不停地在被磨平,在不断地被利欲引诱着,可是在巨大的外敌面前,他们仍然可以同心。

李毅仿佛被注入巨大的力量,他看着这些臣服的人,恍惚间就有了很大的力量。

“皇上,臣有个不情之请。”

“史将军请讲。”

“臣希望臣的孙子也可为皇上献一份力。”

这时一位年轻的将士自动地站出来,“臣请缨,前去东岸支援岳将军。”

“好,朕允了。”

“谢主隆恩。”

“爱卿平身,朕相信在众爱卿的努力之下,南朝一定会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盘环在大殿之中,久久不散。

李毅留下了沈忻,平复了刚刚被激起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