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旗 - 耽美小说 - 质子为皇[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5

分卷阅读85

    了的。潋姨娘心下对江氏自然只有感激。

只是,潋姨娘和她生的两个女儿再好,江氏也难免会担忧现下唯一在她身边的谢若锦。

毕竟,谢若锦现在已经“克”死了四个未婚夫,而且,岁数上也已经二十有一。容不得江氏不担忧她的亲事。

她心下正忧心着,就见谢若锦从外头娉娉袅袅的走了进来。

谢七娘已经懂事了,站起来跟谢若锦请安。

谢若锦一笑,对着江氏也请了安。

母女二人闲话了几句,江氏就打发人将七娘和八娘送去潋姨娘那里玩一会,自己和谢若锦说话。

谢若锦怔了一下,就沉默着留了下来。

江氏瞧她:“你莫非还要期望你阿爹能多看顾你么?你且看他给暮雪定下的亲事,再看他给你定下的亲事。他心底,怕是从不曾将咱们母子几个放在心底。你与其再等着你阿爹给你定一门好亲,倒不如让你几个姐妹和你阿弟为你寻摸个合适的人,然后,趁着圣人还在……”江氏顿了顿,才接着道,“否则,将来你的亲事,也只能由着你阿爹拿去换利益了。”

谢若锦僵了僵,扑进了江氏怀里,痛哭道:“阿娘,我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她已经为自己选择了那条路,又如何能回头?如何肯回头呢?

她知晓她的姐妹兄弟都已经渐渐和她疏远了,这次若是肯帮她,也仅仅是因为“可怜”她而已,可是,她哪里能接受别人的可怜?又哪里能接受那比起姐妹们都要次上不止一等的婚事?且她从前虽然出嫁是继室,但却是高高在上的安阳王妃,比起那个身份,她根本无法再接受其他任何的亲事!

“阿娘,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谢若锦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

江氏奇道:“怎的没有办法?你看寒尽,当初险些被送去吐蕃和亲,若非你阿弟从中周旋,她自己又机灵,才换得如今的自由身,选了自己喜欢的夫婿。那白七郎虽出身低些,却也是家世清白,还愿意在婚后和寒尽一起走遍大庆山川,行医救人。纵然没有诰命,有这等夫婿,寒尽也算是苦尽甘来了。比起寒尽,你总要好上太多,如何会没有办法?只要你想,定是能寻到比寒尽更好的婚事。人品或许不如那白七郎恣意,却也定会是端方君子,如何,若锦,你还有何不满意?”

谢若锦只继续摇头:“阿娘,你不懂,你不懂……或许,或许我过上几年再成亲,阿爹、阿爹就愿意补偿给我一个好的夫婿了呢?”

江氏气急,恼道:“再过几年?你以为你还有几个再过几年?谁都知道,你阿翁的身体,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待他走后,你以为,还有谁能越过你阿爹,插手你的亲事?现在你阿翁还在,快些让你大姐小妹她们给你寻个合适的人家,让你阿弟写信去求一求你阿翁,你的亲事也就能不经你阿爹定下。可是,如果你还不肯,将来、将来可就再没人能干涉你的亲事了!”

毕竟,谢含英始终是晚辈,谢远也仅仅是谢若锦的弟弟而已。

谢若锦却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道:“阿娘,我既选了这条路,便一直走下去罢。就算阿爹不肯多为我打算,可是,可是我却总有法子让他多为我打算几分的!”

江氏道:“你一个拘于内宅的小娘子,又有甚么法子?快歇了那些心思,乖乖听为娘的话罢。”

谢若锦却在她耳边轻声道:“阿娘,你放心,我的本事,阿爹,一定会看重的!他也不得不看重!”

江氏心头直跳,直觉这并非甚么好事。可是,谢若锦,却不是她能拦得住的。

渤海边境。

谢远摸着又收到的一匹雪白的好马,面上有些无可奈何,心中却极是高兴。

阿守却是越来越本事了,竟连相马都学会了。

只是,阿守现在写信,可是越来越腻歪了。谢远有些不甚在意的想着,甚么思之念之,还在信尾附上几首情诗,这难道……是在练字吗?

谢远摸着那匹白马的脑袋,半晌,道:“那你就叫踏雪罢。”

半个月后,吐蕃边境,殷王藩地。

殷守看着身边的那匹身体几乎全黑,只额头上有一缕白毛的黑马,毫不犹豫的道:“阿远的马叫踏雪,你就叫无痕好了。”

只是,为甚他明明都连着十几封的信对阿远表明心意了,阿远全都……视而不见?还夸他的字写的越来越好了,可以再接再厉?这难道是在说,他抄写的那些情诗不好或不够?鼓励他每次都多抄写一些?

殷守一面想着,一面皱起了眉头。

只是很快,他就被侍从叫走了。

那侍从道:“王爷大怒,已经请了医者去了。只是王爷还是唤五郎速速过去……领罚。”

殷守嘴角一翘,面上却无半分惧色。

他不能再等了。现在,也是时候让他的那位父王,认清现实了。

第51章

殷守三年前被带到殷王藩地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确是比谢远的年纪大。虽然只大了一岁,可也是大的。

殷守心里回忆着当初抱着谢远叫哥哥时,谢远微微笑着看他的样子,心中既欢喜又忧愁。

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对阿远的全心思念之中,因为殷王接了他回来之后,就对他进行了各种考核。包括琴棋书画,包括弓箭马术,包括兵法兵书,包括武技胆量……等等等等。

在殷王发现殷守是一个很好的做将帅的苗子后,心下大喜,甚至要将殷守从长安带来的四十名跟随殷守五年的他自己训练出来的亲信,全部替换,还亲自安排了侍奉殷守的仆从,想要将殷守重新教导起来,美其名曰,要尽一尽做阿爹的责任。

殷守当然不允。

那四十名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亲信,是他和谢远在长安安定下来后,和谢远从各地的孤儿和人市中特意挑选来的。

按照彼时谢远的说法,是只有身家性命都拴在他们身上的人,才值得信任。谢远从前就有二十个小亲随,那时又选了四十,便也就够了;因那时殷守刚刚从狼群里出来,因此谢远就只给他挑了四十个,说是等过几年再给他挑上二十个。他们每人身边有六十亲信,便也足矣。

只是殷守那时想的,却是他要这些人,也只是训练他们的本事,然后让他们和他一起保护阿远而已,于是就打算训练这些人上五六年的时间,然后让这些人都有能力了,再考虑是否还要重新买人。

谢远听了也只道是殷守还小,便也都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