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旗 - 耽美小说 - 心毒之陨罪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

分卷阅读79

    死和我没关系。但我是他老子,他如果死了,他的钱就归我!”

海梓暗中道,这老农算得还挺精。

“人还没有找到。我们今天又来打搅,是想听你说说贾冰小时候的事。”花崇说着拿出一包未开封的烟,“有空吗?”

一看那烟的包装,贾庆眼睛顿时亮了,一把拿过去,在手上摩挲,“有空!有空!”

贾庆住的是平房,农村自己搭建的那种房子,室内摆设凌乱,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不断唉声叹气。

“贾冰是他妈带过来的,来的时候七八岁吧,我记不清了。”贾庆说:“他妈是个短命的婆娘,来了没两年就死了,什么活没干,我还倒贴给她医药费,还得帮她养儿子。你们说我亏不亏?”

这话没人接,贾庆抽着花崇的烟,继续说:“娶老婆有什么用?不就是干活,伺候我和我妈吗?她死了,那就得她儿子给我干活。”

花崇问:“你让贾冰干活时,他大概多少岁?干的是什么活?”

“九岁。”贾庆不屑道:“农村能干什么活,不就是种地、挑粪、烧煤这些活吗。”

“你没让他读书?”

“读书有屁用,还花钱。”

花崇说:“贾冰如果不愿意……”

“几巴掌过去,不愿意也得给老子干!”贾庆耍起威风来,“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他不服,我就给他打服!”

显然,贾冰并没有被打服,否则后来也不会离开新琉村,与贾庆毫无往来。

但有一点让人在意。贾庆惦记着贾冰死了之后的钱,这几年为什么从来没有找过贾冰,他难道不馋贾冰的工资吗?

“贾冰是怎么离开村子?”花崇问。

这问题对贾庆来说似乎很难回答,他猛吸了几口烟,才道:“跑了。”

“跑?”花崇说:“被你打跑?”

贾庆不得不承认,贾冰当年是从家里跑出去了,被抓回来一次,后来又跑了。因为第一次被抓回来时,贾冰生了病,贾庆给他治病花去一笔钱,第二次贾冰又跑,贾庆就没有再去抓人了。

“他跑市里面去了,我管不着他,他就去自生自灭吧。”贾庆说。

如今看来,贾冰并没有自生自灭,而是遇到了赵田军。

贾冰的资料显示,他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入校念书,聪明、成绩好,高考考到了省会的大学,户口也因此迁了过去。

“后来你找过贾冰吗?”花崇问。

贾庆连忙摇头,“没有。”

花崇目光锐利,“真没找过?”

贾庆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你找过他。”花崇说:“你得知他已经成为一名教师,并且是重点中学的教师,所以迫切地想要从他身上得到一笔钱。”

贾庆瞪着双眼,哑口无言。

花崇问:“是什么让你放弃?”

贾庆结巴半天。“我,我说不出来。贾冰很,很……”

花崇说:“他让你觉得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任你打骂的男孩,他变得很可怕?”

贾庆额头上滑下一串汗水,“就是这个意思吧,他也没威胁我,但就特别阴,他跟学生说话时,和与我说话时像两个人。他恨我,万一为以前的事报复我……我只找过他一次,就一次!”

同一时间,岳越前往省会,找到了尚在攻读硕士的何青。

何青是贾冰大学期间的好友,上次警方做人际关系排查时,就向他了解过情况。

而那一次,警方手上线索不足,远没有掌握赵田军这条线。

“你对这个人有印象吗?”岳越出示赵田军的照片。

“啊!”何青发出一声惊呼,“这个人和小冰失踪有关吗?”

岳越说:“你见过他?”

何青紧张地点点头,“有一年暑假,我和小冰都没有回家。我做完兼职回宿舍,看到小冰和这个人一起下楼。小冰家里的情况我了解,所以还挺好奇的,小冰后来给我解释,说是学生的家长,向他咨询补课的事。”

山路上信号时断时续,花崇和柳至秦打了通电话,交流调查到的信息。

“所以贾冰对何青撒了谎,赵田军根本不是什么学生家长,他出现在校园,就是为了看贾冰。”

“贾冰买房的事,通过银行的配合,我这边得到一些信息。”柳至秦道:“贾冰去年4月交了首付款20万。去年3月,赵田军分批从银行取出10万。贾冰名下原有的存款是11万。如果加上赵田军的10万,足够支付首付。师风小苑的房子全部装修过,可立即入住,贾冰不用再出装修费用。”

房子对普通人来说极其重要,在一个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是有了一个真正可以落脚的地方。

而赵田军帮贾冰买了房。

“这两人的关系很复杂,如果我们之前的分析与事实相符,那么赵田军就既是在利用贾冰,情感上也将贾冰当做了孩子,所以他会在孩子不回家时,去学校探望。”花崇说:“同时,他没有忘记当年接触贾冰的原因是什么,他需要一个听话的,继承自己所有思想和仇恨的傀儡,在这个傀儡长大之后,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

柳至秦说:“但傀儡早就有了自己的思想。贾冰是个聪明的人,人越是聪明,越不容易被控制。”

当天晚上,经过多日排查,警方终于在南部冯家村,发现了灰色面包车的踪迹。

第39章无垢(17)

川明南郊,冯家村。

灰色面包车停在村子的鱼市边。冯家村邻着一条河,许多村民靠水吃水,做着河鱼生意。每天早上,鱼市热闹非凡,聚集着大量从川明市等地赶来批发鱼的商贩。

冯家村的鱼市并不是大型鱼市,供给有限,商贩们开来拉货的多是面包车和小货车。灰色面包车停在其中,并不显眼。

偶尔有路过的商贩捂着口鼻说:“这儿怎么这么臭?”

同路的人笑道:“这儿是鱼市,哪个鱼市不臭,你每周都来买鱼,还没闻习惯吗?”

“不像是鱼腥啊,我怎么感觉是腐臭?”

“腐臭也正常,越来越热了,有鱼死了没及时处理,那不就腐了臭了?”

“也对。唉,赶紧买了回去,太臭了。”

警方查到冯家村来时,鱼市正在组织村民们搞清洁。每家每户发了罐消毒液,要求“各扫门前雪”,把自家店里里外外都弄干净。

海梓眼尖,隔着不近的距离,一眼就看到了灰色面包车。

直到刑警们拉起警戒带,来来往往的商贩和鱼市村民才知道最近几天弥漫的臭味根本不是鱼腐烂了,他们搞的清洁也是白搞。

鱼市里出了命案,死的不是鱼,是人。

灰色面包车的玻璃贴着深色膜,如果不凑拢,根本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花崇站在右侧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