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旗 - 高辣小说 - 良陈美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9

分卷阅读329

    :“听说大哥就把身边伺候的两个丫头收了房。别看咱们九哥人傻,没人可以娶……以后也能要丫鬟当姨娘嘛!跟二伯母说一声就是了。想收多少有多少。”

顾锦朝嘴角一抽,陈三爷说陈玄新像陈六爷的性子。她本来还不相信……这才多大点,就知道什么通房姨娘的了。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看着陈玄越可怜的样子。她也觉得可怜。一个痴傻的庶子,岂不是人人可欺的?

便两步走上前去,笑着道:“你们几个在这儿玩呢。”

几人回头看见她,都傻了。忙行礼喊‘三伯母’或是‘母亲’,婆子也有些惊慌,给她屈身请安。

锦朝微微笑着:“刚才听见你们说三字经,香囊的,怎么回事?”

几个孩子面面相觑,这样的事给她说了,岂不是隔天就传到陈老夫人或者是三伯父耳朵里。

那他们可就遭殃了!

还是陈玄安站出来,说:“三伯母,我们来荷池散步遇到九弟,看到他拿的香囊精致,想借过来看看。什么的,只是想考考九弟的学问而已!”

他们这么解释,顾锦朝就笑了笑:“……要是看过了,就把香囊还给九少爷吧。荷池冷,小心着凉了,你们还是去花厅玩吧……”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比较好,毕竟隔了一层关系。

陈玄安只能把香囊还给陈玄越,几个人才告退离开。

锦朝这才看到伺候陈玄越的婆子匆匆过来,满脸堆笑:“九少爷,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让奴婢好找!”

面对伺候他的婆子,陈玄越却退了一步,样子有些惊恐。

婆子这才看到顾锦朝,忙向她行礼。“扰了三夫人清净,奴婢带他离开……”说完扯了陈玄越就走,一步都没停。

陈玄越回头看了顾锦朝一眼,好像想说什么,却很快被婆子拉走了。()

ps:今天没卡文,因为没有三爷!哈哈

感谢caf战神亲的灵宠蛋,文字奴隶亲的两个仙葩缘,大笨象爱跳舞亲的和氏璧!太爱你们了,(づ ̄3 ̄)づ

对了,这个月的粉红榜,会很凶残的~~~咱们不求名次,大家觉得看得满意,就投吧,不强求。么么哒!

第二百三十六章:糖水

锦朝回到木樨堂的时候,还在想陈玄越的事。

一会儿孙mama过来给她请安,她刚从保定回来,给她带了桂圆、核桃一类的干果,还有两包云片糕分给丫头们吃。锦朝笑着问她喜宴办得怎么样。

孙mama回答道:“……儿媳是邻乡的人,孩子的三婶保的媒。长得利索干净,是个能干活能生养的……”听起来对自己的儿媳很满意,又说起儿子的事,“原本是老夫人恩赐,才在田庄里做事。现在成亲了就回了村里,租了人家的地种,等攒够了钱再买几亩地,也算是能过下去了。”

锦朝笑着说:“你以后就是四房的掌事婆子了。你看原先的王mama,家里置办了一百亩的田,两个两进的宅子。儿子媳妇都是穿金戴银的,不说宅院……以你现在的月例,也能给他们置办田地了。”

孙mama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王mama管了十多年了,手头自然闲余多。奴婢手里虽然有些银钱……别的不说,您给奴婢的十五两银子,也能在咱们那儿置办五亩地了。不过奴婢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奴婢就是再赚得多,他们靠着奴婢吃,早晚有吃空的一天……”

她抬头一看,发现三夫人仔细听着,好像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一时间心里觉得自己失言,三夫人才多大点,从小就是不愁吃穿的大小姐,哪里明白她们这种小人物的心思。

她就又说:“奴婢见识浅,就原来跟着姑姑学过女红识了字,才能进陈家当婆子的……说的话不合适的地方,您可别见怪。”

顾锦朝却觉得孙mama这个认识很正确,溺爱孩子却害了他们的,她两辈子不知道看了多少。孙氏一个仆妇,看事情虽然有狭隘的地方,但却很正确,很恪守本分。

她点点头:“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没什么不合适的。”

孙mama一时愕然。

采芙这时候却挑竹帘进来了:“夫人,川贝梨子水熬好了。”

锦朝就让采芙用瓷罐把梨子水装起来,她给陈三爷送过去。

她早上隐约听到陈三爷咳嗽了两声,就吩咐熬了梨子水。内阁的事多,他最近忙得很,休息得又少……要是感风寒就麻烦了。

采芙一会儿就端了青瓷缠枝纹的瓷罐过来。备了碗,锦朝带着往书房去。

书房外站着好几个人,有她脸熟的江严、陈义,还有几个戴纶巾穿皂鞋做书生打扮的人,都拱手向她请安,避到了一边的次间里去。江严过来跟她说:“三爷在里头和七少爷说话……”

陈玄青过来了?顾锦朝有点不想进去了。

她虽说是陈玄青的继母。但是陈玄青已经成年了,就避开了住在前院。他不喜欢和顾锦朝请安,顾锦朝正好也不想看到他,最多就是在陈老夫人那里见到了,他喊她一声‘母亲’。

这时候陈三爷的另一个小厮却出来向她行礼:“三老爷请您进去。”

顾锦朝才踏入书房。

陈三爷手背在身后,半靠着书案和陈玄青说话。

陈玄青站得笔直,俊秀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赵学士说,整理得还算妥帖。就是汉高祖那卷不够流畅,让我下来再想想。您觉得什么样的说法合适?”

陈彦允沉吟片刻,抬起头问他:“赵学士是张大人的学生,也算是和我关系近了。你知不知道他为什么说你汉高祖那卷不够好?”

陈玄青想了想,试探性地说:“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我有褒有贬……太史公说‘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刘邦的功绩,还是顺应天道的缘故。若非时运不济,项羽岂不是也可登高……”

陈彦允微笑着看他。

陈玄青看出陈彦允不太满意,很快就停下来了,有些疑惑地说:“当时跟着爷爷学,您曾说过我的论述很好……我看自己写的,也没有觉得不妥的地方。”

陈彦允却看到顾锦朝进来了,直起身招手让她过去。

陈玄青回过头,就看到顾锦朝提着一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