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旗 - 言情小说 - 神女历秦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6

分卷阅读86

    子,接受他国贿赂,胳膊肘替外人办事,蒙嘉确实有罪。

只是蒙毅没有想到,这次连清落都没有办法了,做出舍弃蒙嘉保全蒙氏的决定。

蒙毅最终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咸阳狱,等蒙毅走后,李斯走到公堂后面的宽大屏风之后,看着被狱卒看管严实的蒙嘉,叹息说道:“你该满意了吧,蒙氏没有放弃营救你,只是你这次犯下的祸事太重,连蒙氏的福荫都庇佑不了你。身为蒙氏一员,为了家族,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蒙嘉沉重的点点头,他坐在屏风后面,面前有一张桌子,上面摆了写满字的竹简和毛笔砚台,他将自己写好的自罪书竹简递给李斯,上面写了他被jian人蒙蔽的悔恨,并以死谢罪。

李斯看后点点头,示意狱卒把白绫交给蒙嘉,给蒙嘉保留全尸,算是李斯对得起蒙氏了。

果然,嬴政收到蒙嘉的自罪书、燕使团其他人的首级、搜身验查的当班侍卫的首级、丞相昌平君和昌文君失职辞官请奏、以及李斯对整个事件的调查结果后,嬴政的怒气果然得到了平息,嬴政现在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讨伐燕国之上,他要让燕王和燕太子付出惨重的代价。

于是,嬴政亲自挑选了年轻有为的将领李信,代替受伤的蒙恬,前往赵国前线,与老将王翦汇合,一同攻打燕国,务必要拿到祸首燕太子的首级。

经过荆轲行刺事件后,嬴政更加亲近倚重李斯了,因为当初只有李斯直言不宜召见燕使。

而清落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挑战,没有人再敢对她出言不逊,因为是清落从荆轲手中解救了嬴政,所以没有人再敢自称比清落还在乎嬴政的安危。

与此同时,嬴政更加离不开清落了,因为他每每想起当日大殿上那惊险万分的一幕,下面的文臣武将除了惊吓慌乱以外,无一人敢冲上前来为他抵挡刺客,他就愤懑交加。

那时,只有清落和被秦舞阳绊住的扶苏,冲出人群要来救他,他很难想象若是当日扶苏没有缠着清落来章台宫观看大典,他是否还能安然无恙。看来至亲还是至亲,血浓于水,令他感到宽慰。

由于嬴政缺乏安全感,清落只好寸步不离的呆在嬴政身边,扫灭六国行动开始后,行刺事件可能还会发生,为了保护嬴政,清落也愿意像以前没有搬出长杨宫的时候一样,时刻伴在君侧。

于是,清落吩咐胡亥的奶娘每日陪同胡亥去玉漱阁读书,然后把阿房宫的内务全权交给她的贴身宫女翠儿打理,她自己好腾出时间和精力照顾嬴政。

自从清落搬入阿房宫后,嬴政总是一有空就往阿房宫跑,鲜少留恋他的后宫。

为了安抚王后的情绪,这些年来,清落总是时不时请嬴政去陪陪王后,然后王后的女儿们便接二连三的诞生了,后宫女人们觉得王后幸运的同时,又为王后没有再诞公子感到惋惜。

不过,嬴政倒也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已有两个公子,后嗣问题他根本不担心。

嬴政三十四岁的时候,王翦、李信大破燕军和赵国残军防线,由于已近隆冬,燕北苦寒,不适合秦军强行征讨,于是主将王翦下令停军整修,补充粮草军需,准备来年春暖再战。

嬴政一心想要燕太子的脑袋,好不容易等到冬去春来,他立刻催促秦军再度伐燕。

第64章未雨绸缪

几个月后,燕王将燕太子的头颅献给身后穷追猛打的李信以求和,自己则逃到极北之地。

李信带回燕太子的首级后,主将王翦认为燕国不再具有威胁,便撤军回国。

嬴政收到燕太子的首级后,大加赞赏李信的果敢勇猛,将伐燕的功劳都奖给了李信,而留给主将王翦的只是一句“大将军辛苦了”。嬴政让所有人都误认为是李信投机取巧,博得君王欢心,也都替王翦感到惋惜不值,但只有嬴政知道,如果不压一压功绩如日中天的王翦,他和清落还怎么将蒙恬一手推向镇国大将的位置?

秦军稍作整修过后,嬴政就开始准备伐楚了。

嬴政问李信伐楚需要多少人马,李信少年壮志豪迈的回答只需二十万。

嬴政又问王翦伐楚需要多少人马,王翦谨慎恭敬的回答楚地辽阔,非六十万不可破。

嬴政听后,微微抿笑,意味深长的点点头,感叹一句王将军老矣,还是让年轻人去拼搏吧,随即命令李信为主将率军伐楚,蒙恬为秦军副将。

对于嬴政的这一决定,老将王翦并没有太过愤懑,早在嬴政把伐燕功劳奖给李信后,他就冷静下来反躬自省,他突然发现如今王家太过招摇,不仅他自己功勋磊磊,而且他的儿子王贲近年在军中也是小有建树。他不想像白起一样功高震主不得善终,于是决定低调隐忍。

既然嬴政有意压制王家,王翦也就随了嬴政的心意,故意提出非六十万不可破楚,把主将位置让出来,再顺水推舟向嬴政提出辞官还乡含饴弄孙。

嬴政很满意王翦的自知之明,随即同意了王翦的辞官请求,并厚赐封赏,颐养天年。

蒙恬经过近一年的调理疗养,身体已经完全康复,正需要一场战役来为自己热热身。

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是清落在嬴政准备伐楚之前,亲自向嬴政提出的请求。

清落需要一场战役,来为蒙恬翻盘,而伐楚是绝佳的机会。

原来在当初荆轲行刺嬴政以后,清落向李斯说明丞相昌平君和昌文君暗中投楚的事情,但是清落又说昌平君和昌文君在平叛嫪毐之乱时,有功于嬴政,她不想让世人看到嬴政处罚有功之臣,让嬴政背上忘恩负义之名,所以吩咐李斯低调处理此事。

既然昌平君和昌文君心向母国,清落索性就成全他们,算是报答他们当初相助嬴政之恩。

于是清落让李斯去暗示他们,让他们对荆轲行刺之事引咎辞官,对于昌平君和昌文君引咎辞官的请奏,当时嬴政还在为被行刺一事而气恼,于是大笔一挥,便准了他们的请求。

昌平君和昌文君辞官后,为了安全的离开秦国去楚国,故不急着离开咸阳,而是一方面继续悄悄变卖田产,秘密转移钱财和家眷到楚国,另一方面暗中留意秦国朝内的局势。

直到王翦和李信班师回朝,两人才把他们几十年在秦国经营的痕迹,抹除干净。

这时候,他们宣称在外面找了清静地方已经购置房产,准备安家养老,谁又会怀疑他们会去投楚呢?因为辞官之后已经过了那么长一段时间,想要投楚,不是应该早就去了吗?

昌平君和昌文君离开咸阳的那日,清落和李斯在城外十里长亭处,特意给两人送行。

昌平君和昌文君看到李斯时,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当初李斯在处理善后荆轲行刺事件时,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