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旗 - 耽美小说 - 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回来可以,可不许做坏事。”

杨靖对自己的自制力颇为自傲,抬了抬下巴:“我是那种人麽?抱著你纯睡觉而已。”

萧沧海悠然一笑,斜眼看著他,长眸莹润,没有说话。

杨靖拉住他的手,带著些讨好与苦恼:“离开你真是一日都睡不安稳,朕也不容易啊。”

萧沧海听了心里高兴,这才慢悠悠地喝了口梅花露,大发慈悲地道:“那便搬回来吧。”

皇後一语定音。当然盛辉帝就喜滋滋地卷著铺盖回来了。

墨香铺完床,有些忧虑地看著皇後,欲言又止。

染香拉了拉她,使个眼色,拽著她走了。

萧沧海当做没看到墨香担忧的神色。这个丫头是好的,难得性情还很耿直,这也是他当年从众多宫女中挑中她的原因。

杨靖沐浴完,进了寝殿,见床幔落下,萧沧海已经上了床,便微微一笑,赶紧宽衣上了龙榻。

他一上床就迫不及待地搂住枕边人。

萧沧海倒也老实,依偎了过去。

感觉到彼此的体温,二人都是满足地一叹。

杨靖在他面上亲了一亲,叹道:“可想死我了。”

萧沧海摸了摸他唇上的胡须,笑而不语。

杨靖前几年开始蓄须。这个时代流行那种山羊须,垂在下颌,没事就伸手捋捋,显得道貌岸然,仿佛高人一般。但杨靖对这种造型实在接受不能。

这也太丑了!

卢醒尘前世生活的是什麽时代?他老妈程广琳年轻时是有名的影视红星,老爸也是英俊有为的企业家,老哥更不必说,绝对是一禁欲系的极品美人,比萧沧海也不逞多让。这一家子都是美型,程广琳的品味更是高端。在这种家庭熏陶下,卢醒尘的审美眼光那绝对是顶尖的。

何况他家还有一项重要产业──影视业。虽然那时他不务正业,纯粹一个二世祖,但到底也在樱天待了不少时间,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樱天的古装剧用的都是有名的造型师和服装师,拍出来的人物男的俊女的美,啥时间见过这般扫人兴的山羊胡子?简直笑死人了。

因此杨靖虽然开始蓄须,却绝对不能接受那种造型。

他只在嘴唇上部留了一排浓密的胡子,修剪整齐,英俊稳重,男人味十足,很有克拉克盖博的风范──这才是他的风格。

由於盛辉帝的这个造型,甚至引领了大盛朝新一代的留须风格。

萧沧海极喜欢他的胡子,同时也十分羡慕。他身为皇後,是不可能留胡子的。历代入宫的男妃,也必须是面白无须,清爽干净。而且他生育之後,体质有了一定的改变,连腿上的汗毛都掉了不少,让他十分郁闷。

十世轮回之沧海长歌84

“毛渣渣的。”萧沧海又羡又妒地道。

杨靖按住他的手,轻轻一笑:“不喜欢吗?”

萧沧海眼睛一弯:“喜欢。”

杨靖心里痒痒的,心猿意马地道:“已经四个多月了,是不是可以……”

萧沧海似笑非笑地道:“不是说纯睡觉吗?”

杨靖叹了口气,翻过身道:“好吧。睡觉!”

萧沧海手在被子底下翻搅,跨过杨靖的腰部向下握住他的东西,笑道:“寄奴,别憋坏了,我用手帮你啊。”

杨靖掰开的他的手,回过头来恶狠狠地道:“你给我老老实实地躺着。”说完翻身下了床,去了旁边的净室,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萧沧海正埋首在沙蚕丝薄被中偷笑。

杨靖没好气地道:“别再招我了,明天我还要上朝呢,赶紧睡吧。”

萧沧海又凑过去窝在他怀里,不过这次没再撩拨他,而是规规矩矩的,轻声道:“寄奴,你再忍忍,这个孩子初期有点不稳,这个时候我也不敢冒险。再过一个月,保证让你舒服。”

杨靖叹了口气,搂住他:“睡吧。”

杨靖搬回了萧沧海的寝室。太子和杨健照常来请安。

他们已经知道了母后再次有孕的事,心里自然欢喜,常在萧沧海这里流连,想多和未出生的弟弟或meimei交流一下感情。不过前些日子萧沧海一直卧床安胎,他们心下担心,又不敢多打搅,因此每日请安之后也不多留。但现在萧沧海已经解了禁,他们便多了时间围着母后转圈。

杨靖看着他们从晚膳后一直呆到现在,不由板着脸道:“你们课业都做完了吗?别在这里缠着你们母后,赶紧回去复习功课去。”

太子道:“课业都写完了,秦太傅今天还夸奖了二弟呢。”

杨靖道:“哦?太傅都夸了什么?”

太子道:“太傅说二弟字有进步,书背得也好。”

杨靖听了高兴,笑看着杨健。

杨健小脸微红,有些羞赧。这还是太傅第一次夸他呢,他不好意思学给父皇听,没想到太子哥哥替他说了。

萧沧海笑道:“健儿有进步啊。不错不错,墨香,把御膳房新做的杏仁核桃糕给二皇子装一匣子,那个最是补脑。”

杨健高兴得小脸红扑扑的,忙道:“母后,能不能也给太子哥哥些?太子哥哥学习也很辛苦呢。”

萧沧海道:“好。再给太子装一匣子。”

杨靖道:“好了好了,你们都有赏。时候不早了,早点回去歇着吧。”

皇上下了逐客令,太子便带着杨健行礼告退了。

杨靖道:“两个孩子越来越懂事了。”

萧沧海心满意足地摸着肚子,道:“只盼他们兄弟友爱,齐心协力,将来不愁大盛不兴旺昌盛。”但愿肚子里的这个也是懂事的。

杨靖对杨荣这个儿子是很满意的。杨荣容貌像他,性格却没有他这般锐利进取,反而比较稳重温和。

这样也好。大盛重新统一不久,前些年一直穷兵黩武,征服胡人,日后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只要杨荣将来政令稳定,踏踏实实地治理国家,不愁大盛不能再稳定百年。

陆濯携上百寒门士子联名上书,通过蔚相之后传到内阁,上达天听,初时还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在意,直到皇上因此颁布了一道‘科举法’,不再通过士族举荐而以层层删选考核的方式选录人才,并以此来任命官员,才引起了轩然大波。

科举法打破了以往士族对朝廷官员的垄断,让南北士族都慌张起来,反对的声音极大。

但盛辉帝也不是没有支持者,地位崇高的蔚相就是最坚定地拥护科举法的人。他为相二十载,门生无数,即使其中有部分追随家族者,但大多数还是支持蔚相,或因此保持中立的。而且盛辉帝帝威极重,一言九鼎,独断乾坤,且酝酿多时,前期铺垫已经成熟,因而这些反对的声浪也抵不过盛辉帝推行此法的决心。

如此,朝堂上争论了一个多月,最终众臣还是妥协,接受了科举法,并于明年开始施行。

旨意传达到各州、郡、县,引起渲染大波。